第四百零九章 开年事(1 / 2)

从1983开始 睡觉会变白 4836 字 2020-01-17

第二天一早,大太阳地儿。

雪铺满了亚运村,一个高瘦的身影下了楼,寒气扑面,立时打了个喷嚏

“唉,时间过得真快啊,才四百多章就九年了!”

许非跟开拖拉机一样开着那辆破车,前往京台。

本是节假日,结果单位征召,全员大扫除迎接领导。他走归走,并不想跟赵主任起矛盾,将来使绊子就不好了。

八十年代,出二环就是荒地,九十年代初,出三环才是郊区。亚运村在北四环,就想这地方有多偏……

车轮子压着雪路,咯吱咯吱的碾到单位,混吃混喝白拿饷的人全到了,热火朝天。

许老师拎着铁锹,在院子里铲雪,从脚底下铲住一块,跑着往前一推,嗤啦一道白条。

瞬间回到小学快乐的时光。

“小许!”

郑小龙凑过来,低声问“《大撒把》开机了吧?”

“拍四五天了。”

“你注意点,让人知道不好。”

“明白,你那《北京人在纽约》怎么样?”

“熬糟。我反复琢磨,这戏在国内拍不了,只能去纽约。”

郑小龙郁闷,“可去纽约,成本太大了,今年年头,还不知道啥计划呢?”

“演员选了么?”

“姜闻啊!除了他,我想不出谁演王启明。”

赵主任一来,郑小龙立刻成了领袖,一帮人唯他马首是瞻。见谈论新剧,纷纷过来旁听。

李小明道“老郑就一门心思往美国钻,我说内景在国内搭,外景再去纽约,人家偏不。”

“感觉不一样明白么?我让你搭个srarkt,你会搭么?”

“啥玩意?”赵宝钢懵逼。

“超市。”许非道。

“你看看!有几个知道超市的?美国满大街都是,咱这还打酱油小铺呢,还特么拿大木勺舀的那种……

反正我算了算,成本怎么也得100多万美金吧?”

众人刚想说便宜,一听后边单位,齐齐惊呼,“那就五六百万人民币啊!”

“不止,黑市能一千万。”

“卧槽,老郑你现在醒还来得及!”

“……”

许非挠挠头,哦,才一百多万啊。

…………

元旦刚过,粤省高层就得到通知,兴奋的奔走相告,“我们期盼已久的那位老人,终于要来了!”

n)盼(cao)已久的那位大领导,也来了。

其实这是文艺界惯例,每到春节之前,都会开什么“文艺界新春大会”,视察几个代表性单位,发表讲话,强调今年的创作精神等等。

京台只是又被选中。

领导见多了吧,就烦,谁也不激动。

视察完台里,又来中心,没怎么坐,只讲了几句话“搞现代作品比较难,不能求全责备,要求过于苛刻,弄得缩手缩脚,这样作品就出不来了。有点问题领导要担待,社会方面也要理解。

当然文艺工作者也要精心。一部作品如果连作者的汗珠儿都看不见,稀里糊涂拼凑一番,还要叫人去理解、担待就不好了。”

反正听在许非耳朵里,有点高层统一行动的微妙感,话里话外鼓励他们大胆创作,不要太怕事。

跟着又对中心的办公地点开玩笑,表示脏乱差。

眼瞅快走了,郑小龙终于壮着胆子问“《编辑部的故事》给您送了带子,您看了么?”

“《编辑部的故事》?”

大领导很喜欢这帮有才华有干劲的家伙,笑道“我没有看,我请我们办公厅的年轻人看了。

休息的时候跟他们打篮球,问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