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秋收过后,全面收地!(2 / 4)

业从到大不知道受过多少冷嘲热讽,岂会在乎这些,他笑道:“当年大明国师李逍,不也是农户,也没考取功名,如今贵为国师,国公,我傅兴业如今成为衙门的舍员,也算踏入了官场,谁没有机会呢?”

此话虽然狂傲自大。

但百姓也不敢多什么,毕竟这个人摇身一变,的确不一样了,现在还能管他们。

有村民问道:“好好好,傅大人,你,今咱大家伙还要不要交税啊?”

被称呼为傅大人,傅兴业很是得意,开始道:“大家,朝廷上面还没传来消息,不过可以确认的是,只要大家将手中的田地交给朝廷,那么就不用交税了,不用交税的感觉,大家应该很清楚吧,你们我现在无事一身轻,每天多快活啊,还不用交税。”

一妇女道:“傅兴业你倒是快活了,你家里就三亩地,上交就上交了,我们家有十几亩啊,还指望靠这点地吃饭呢。”

傅兴业如今成了舍员,心里自然是向着朝廷,他笑道:“乡亲们,我来给你们算账.”

话落,众人纷纷竖着耳朵。

傅兴业发现自己穿了官服摇身一变,大家伙都开始听他的话了,心中很是舒畅。

等于是人生华丽的转身了。

之前别人都轻视他,讥笑他,但现在大家都很收敛了。

究其原因,就是他身上的这身官服。

华夏百姓一直被王朝统治,骨子里有一股奴性,顺从性,逆来顺受,对穿着官服的人,是有天然的畏惧。

因为穿官服的人,不管是官大官,都代表着朝廷,代表着权威。

从来没受到这样尊敬的傅兴业,恨不得将自己的命都卖给朝廷,心中更是对素未蒙面的国师大人李逍,有着一股感激和无形的崇拜。

当然,他也会更加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

傅兴业接着道:“之前我已经给大家解释了很多次了,今天也不怕费口舌,再解释一遍吧,大家将田地交上去之后,以后就免税了,再也不用交任何税,包括以往的人丁税都不用交了,想生几个儿子,就生几个。同时,朝廷还会给你们补偿,二十两银子一亩地呢,等你田地交了,你们还能种田啊,可以在社区衙门租地,租金也不高。等于是凭空多了许多银两。”

村民们道:“可我们的田地没了啊。”

傅兴业解释道:“你的田不是没了,只是卖掉了,钱到了你的手中,另外田地会重新分配,将来你们若是种地的话,土地会更好的规划成片,种植起来方便,收获更多。”

张婶儿不解道:“可我们这么多人,按照你的方法,土地反而不够分了。”

傅兴业笑了笑道:“张婶儿,你家现在有六个儿子,你家那三十亩地,再过七八年,儿子们成家了,那点地,够分吗?”

张婶儿摇摇头:“不够。”

傅兴业道:“对啊,随着人口的增多,大家的土地即便不卖出去,也不够分,比如张婶儿家六个儿子,老张家九个儿子,你们以后田地够分吗?不但不够分,你们这么多人,要交更多的税收,万一遇到个灾年,撑得过去吗?到时候还不是要卖地,最后成了汤家老爷子的佃户。”

话音落下。

村民们脸色大变,话糙理不糙,的确是这么个回事。

其实,这些道理也不是傅兴业悟出来的,而是他进入舍区衙门后展开培训,学到的这些道理。

土地兼并,就是这么个简单道理。

假如一个村子起初只有三十户,一百人,每户三十亩地,每个人手中有十亩地。

但是在太平盛世的时候,人口是往上增长的。

一户生几个儿子,儿子长大后,娶了媳妇儿,以后就变成了几户人家。

随着时间推移,原本村子三十户人家,可能就增长成为了九十户人家,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