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于谦的决定,朱棣出征倭国。(2 / 6)

是一千名开外的考生,铁定就是舍区的工作了。

听到这,于谦的耳朵竖了起来。

一个四十多岁的秀才道:“为什么这么,这舍区的官位不是挑剩下的吗?”

另外一个人道:“这你就不知道了吧.我可是研究了两个月,多方打听,才弄明白的。”

“怎么?”另外一个人问道。

“嘿嘿。”起头的那秀才道:“咱们当官,要上头是谁啊,这舍区是谁弄出来的,是谁设立的,上头又是谁?”

有秀才琢磨道:“好像舍区是国师最早在北平设立的。”

“对啦,这年头跟谁混最有前途?”

“当然是跟国师混最有前途了。”

“可不是嘛,舍区机构是国师一手一脚弄出来的,咱们去舍区工作不就是跟国师混嘛?”

“咦,你倒是的有道理啊,可这么多舍区,国师能注意到咱们这些喽啰?”

“这你就孤陋寡闻了吧,国师是非常注重基层官员,特别是舍区的官员,当初在北平那些干出成绩的舍区长,有的现在吏部当了大官,有的去了国企当了大官,特别是国企啊,那收入可比在朝廷当差还要高。”

“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我还能骗你不成,这舍区摆明了就是跟当地的乡绅对着干啊,国师岂能不重视,我猜测,这几年舍区会很受受重视,只要做出成绩,不比那些现在进入各衙门的人升迁慢,不定能混个知县当当。”

“咦,倒是有些道理这么来,咱们没考好,倒是因祸得福了.”

这些秀才们开始吹嘘舍区有多好,显然是因为自己考的排名只能进入舍区,于是给自己找了一些理由。

虽如此,但他们的确是瞎猫碰到死耗子,李逍的确是非常注重舍区的,基层出人才啊,在李逍的计划中,这些人后面除了干舍区,还有大用.

“咦舍区面对基层的村民,能够受到国师的重用!!”

听到这些话的于谦眼睛都亮了起来。

他这次能够入朝为官,自然是想要干出一番成绩的,同时还怀抱着天下百姓的宏愿。

“还真有可能,现在将我们这些人牵到南京,是想将南京打造成北平一样的城市,这样一来,舍区长大有可为。以我的成绩,当个舍区长没有啥问题的”

念及至此,于谦思绪了几番,下定决心,朝着吏部走去。

“于谦,打算来吏部?算你识相,想通了,吏部在百姓的口中可是天官,以你的才学,将来”

吏部的主薄接待于谦后,开始诉吏部的好处。

于谦却毅然决然的道:“张主薄,我不进吏部。”

张主薄一愣,“什么意思?”

于谦道:“我要去舍区,我要下基层!”

张主薄:“????”

“这次的官员招纳,髙炽,你如何?”

养心殿之中,朱棣向朱高炽问道。

朱高炽道:“儿臣觉得非常妥当,这次靠入前列的,有老有少,衙门能够根据衙门的需求,或是选去英武勇敢胸怀谋略、或是通晓天文的才士,或涉及兼通律的方式选用贤人。其中一大部分,才能靠后,也能为所用,造福一方,改造南京。”

朱棣笑着道:“没错,这次双向选择,真是一次突破,符合李逍常的物尽其用,人尽其能,想必以后朝廷的能臣只会越来越多啊。”

“没错父皇。”

朱高炽答道:“另外,国师还过,新军制取消世袭,儿臣觉此此举能大大增强军中实力,儿臣已与内商议,拟定出方案出来。”

朱棣道:“来听听。”

朱高炽道:“以军功世袭职务的子弟年龄在二十岁的要参加武举。初试不合格,袭职代理办事,享受一半的俸禄。第二年再试,合格者享受全俸,仍然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