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 大势(2 / 2)

各路枭雄齐出,各有各的法子。明年之后——”贾周的声音顿了顿,转头向北面。

“明年之后,渝州王恐怕真要打下河北四州了。再加上原有的州地,算是一条八州之地的大鱼。”

“那位九指无遗,我估计的话,会借着这个势头,想办法让渝州王取一轮天下名声。”

“天下名声?”

“譬如,让渝州王做天下割据的盟主。”贾周叹了口气,“这种地位,时间一长,便会很容易让人信服。只可惜,主公起步晚了。”

“老师,有利有弊。”东方敬凝声一句,“若是如此,有了盟主的身份,会缚住手脚。只当个调停之人,若是一时势弱,便会陷入绝地。”

“渝州王的选择。他有野心,但他的野心,并不算太疯狂。若主公日后,也打下了诸多州地,还请莫要忘了一句话。”

“文龙,什么话。”

“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

“大势未尽之前,不是常家的,也不是徐家的,更不是袁家的。谁走到最后,站到最后,才算是真正的天下人。”

“徐牧受教。”徐牧认真点头,聆听贾周的教诲。

“若主公不想结盟,便只能依仗蜀州天险,继续积粮铸器,只等一朝出蜀,逐鹿三十州。”

徐牧也开始沉默起来。

不算上常四郎,他有两个选择,一个暮云州的李知秋,另一个,则是凉州王董文。

董文就不了,想起来就觉得不舒服。藏拙二十余年的枭雄,岂非是好相与的。再加上,还有一头狐狸辅佐。

至于李知秋那边,不上为什么,他亦不想结盟。

没有什么合纵连横之,能走到这一步的,都不会是简单的人。

徐牧遥遥想起一句话。

一鲸落,万物生。

鲸,并非是大纪皇室,而是侯爷。侯爷一死,这天下间,便无再维持秩序的人。

侯爷在,他不会起兵入蜀,常四郎不会反,董文还要继续藏拙。侠王李知秋,更是不会三十州侠儿聚义,和侯爷公然作对。一个个的定边将,诸多的世家门阀,是龙是虎,都得老老实实窝着。

仅一人,如巍峨高山,屹立在最后的夕阳里,托着摇摇欲坠的江山社稷。

只可惜,世间之事,世间之人,仅在一个瞬间,来不及细想一番,便匆忙如天上风云,有了万般变幻。

俱往矣。

忆国姓侯,袁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