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1章 报馆的文章越来越直白了(2 / 2)

捐赠也许有限,但涓涓细流终将汇聚成海,成就他人也成就你自己......”

拿着报纸声情并茂的朗读,不少人啧啧有声,“这报馆越来越会写这些文章了,直白的很,但听了心里就怪舒坦。”

放下报纸的人笑道:“上回还‘花半里恭候下的莅临’,听了心里也舒坦,觉得自己都是人物了,去了才知道人家故意少写了两个字。”

“花半里恭候下荷包的莅临。”

“哈哈哈哈~~~”周围的人都笑了起来,有人还补充了一句,“人家还了‘不见不散’,可见是见不到下的荷包就算完。”

大伙儿又笑了起来,很快又回到捐赠的事,“这可是好事,这次不是冲着大伙儿的荷包来的,到时候藏楼会开辟一个免费读的地方,不花钱就能啊,哪怕只能一部分也不得了,现在铺你进去多一会儿掌柜的都不干。”

难是很多读人面临的问题,要知道有些一册就十几二十本,全部买下来几百上千两也不是不可能的,能买得起的人不多。

“哎哟,藏万册啊,也不知道我想要的那几本有没有?不过我倒是有些不要的,早就背的滚瓜烂熟都能默出来,也用不着了,放着生灰还得年年晒,干脆捐出去好了,也是献心啊。”

“报纸上了,你的一个善举可能会让人受用一生,这是做好事,捐吧捐吧,我们也能别人的是不是?”

“咦,这藏馆在招管事,还招各种伙计......”

报纸的发出引来了很好的反响,当日下午报馆设定的捐赠地点就有很多送来的,寻常人家没太多好,大多都是启蒙一类的,也有很多奇奇怪怪的杂,报馆是来者不拒,那捐的多的报馆还要登记一下,以后可能会有优惠。

“什么都有,有些不识字的在家翻箱倒柜把族谱都捐过来了。”

谢鸣哭笑不得,“好些百姓都实在,怕不捐以后家里的孩子就不能去免费,有张纸都恨不得拿过来。”

“有些还挺有意思,山川地理的,还有教人如何耕种的,我们都分门别类的整理出来。”

谢鸣的话音刚落沈先生就急哄哄的来了,“我听报馆收到好些不错的?刚听了一耳朵,有山川地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