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祭婿文稿(1 / 6)

满唐华彩 怪诞的表哥 6943 字 1个月前

第453章 祭婿文稿

李隆基出逃时虽给李琮加了一个西京留守的差事,却十分谨慎地没有下旨令太子监国,两者间有着微妙的差别。故而,李琮安抚了百官之后便不能住在兴庆宫,且战事将近,兴庆宫紧临东城,也十分危险。

不过,掌宫闱锁钥的边令诚徇了私,请李琮夜入大明宫,在宣政殿接见颜真卿。

“颜公!”

李琮没敢坐到御榻上,让人在殿侧摆了两张凳子,待颜真卿入殿,他热情相迎并拉着他坐下相谈,避免了礼数上的尴尬。

颜真卿却不肯落坐,执礼道:“臣蒙陛下信任,托以国事,今二十万大军一日覆没,罪该万死,请殿下斩我以平众怒。”

李琮原以为他是说说而已,几番劝慰之后才发现颜真卿是真愿赴死,好为哥舒翰等一众大将担罪。可他连哥舒翰也不想斩,这些人他拉拢都来不及,遂以国事为由,严词让颜真卿戴罪立功。

接着,他语气迅速回归客气,问到了他最关切之事。

“敢问颜公,叛军多久会攻来?眼下长安可没有兵力,禁军已被陛下带走了。”

“王思礼、李承光等将领如今正收拾残兵,试图稍阻一阻叛军,具体能阻多久……请殿下做好随时迎战的准备。”

李琮听了这两个名字,疑惑道:“那哥舒将军呢?”

“再正直,若看不清局面就是迂腐了。”边令诚道:“更何况,等到了蜀郡,杨国忠难道就不会挟持圣人了吗?”

颜真卿仓促拜相,连裁制官袍的时间都没有,穿的是张垍逃离长安时留下的紫袍,也接手了这個乱摊子。

“颜公已与洛阳取得联络,薛白如今正以安禄山为质、招抚叛军,很快即可扭转颓势,转危为安。颜公国之柱石,可倚为长城……”

因在李隆基身边待得久了,边令诚对用人之道也略懂一些,应道:“权在殿下,当然是殿下想用就用。”

李琮每日都很紧张,担心叛军突然兵临城下。他已经习惯了听到坏消息,因此,当又有信使赶来禀报,他是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去听的。

“有何区别?”

颜真卿则是错愕,正要开口,李琮却不让他说话,马上安抚人心。

他说得委婉,无非还是挟天子以令诸侯那一套。

边令诚应道:“殿下不该想着请颜公相助,而是该用他。”

颜真卿这一路而来,竟连落在身上的鸟屎都顾不得擦,一刻都不曾歇过。

颜真卿道:“哥舒翰中风,腿脚瘫痪。依当日情形,恐难撤离战场。”

“奴婢猜,颜公该是误会了殿下的意思。”

才有人想要开口质疑,嘴唇嚅了嚅却说不出话来。因为哪怕到目前为止,朝廷从未承认过圣人逃了。敢质疑,难免要以“动摇军心”之罪被重惩。

“你说,我该如何请颜公助我?”

碍于臣节,颜真卿也不便多言,婉拒了李琮的封官,以御史中丞之职襄助守长安。

对此,李琮想不通,皱着眉头思忖不已,等边令诚再过来,竟很快察觉到了他有心事,开口询问。李琮没想到这宦官如此体贴,叹息着将所遇的情形说了。

李琮便问道:“颜公端方正直,竟是这个意思?”

其后两三日,城中渐渐有了秩序,进入战备。

“颜公当为宰相。”

而叛军的哨骑也开始出现在了长安城郊,从城头经常可以望到他们驻马在远处张望。

颜真卿道:“殿下若真有保全长安之心,该排除万难,请陛下归来才是。”

~~

次日,李琮封锁长安,召集百官于大明宫宣政殿朝议,不顾颜真卿的拒绝,依旧矫诏迁颜真卿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加银青光禄大夫。

在战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