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或轻于鸿毛(1 / 6)

满唐华彩 怪诞的表哥 6688 字 2个月前

第379章 或轻于鸿毛

骊山也建了十王宅、百孙院,方便让诸皇子皇孙陪圣人于骊山小住。

李亨昨夜入住这十王宅时,没忍住讥笑着与李辅国小声道了一句“你可看出了圣人的不安”。

待到次日醒来,他却深感后悔了,认为自己不该逞一时之快,万一让旁人听到。

等到李辅国进来时,便见他坐在榻上揉着额头,脸色深沉、阴郁。

“殿下还在为王节帅悲恸啊,还请节哀。”李辅国很知趣地没有提昨夜听到的话,提醒道:“圣人召见殿下了。”

“这么早?”

李亨有些讶异,自从李隆基不甚举行朝会之后,很少在清晨召见臣下,除非是出了大事。

他既不更衣、也不洗脸,带着一身的尘土与满脸的泪痕步入华清宫。

开阳门处,鱼朝恩迎了上来,道:“奴婢为太子引路,圣人在九龙殿。”

薛白则回答“据臣推测,王忠嗣许是被逼急了,旁人一直想要他性命。他干脆诈死,如此矛头便直指杨国忠、安禄山,而太子则可趁此机会到骊山一趟,他们也是想……劝谏圣人。”

“圣人息怒,此事是臣胡乱猜的。若要证实,不如以郑伯克段于鄢之法试试?”

带着这样的想法,李亨稍稍驻足,递给了他们一个沉痛而诚挚的眼神。元载很快有了回应,无言地执了一礼,给了他这个太子足够的尊重。

御汤九龙殿也叫“莲花汤”,乃是圣人专用的沐浴之所,殿宇分为内殿、外殿。

李隆基方才在内殿沐浴之后,披着一件样式简单的绸袍,散着湿漉漉的长发,直接就在外殿接见了臣子。

李隆基目光落处,李亨衣袍上满是泥土,显得极为狼狈,与他刚沐浴后的干净飘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孩儿不敢相信这消息是真的,义兄正值壮年。孩儿太过悲恸了,失礼了。”

~~

长安,崇仁坊,范阳进奏院。

李亨到殿门时,加快了脚步,几乎是小跑着到了殿下,径直扑倒在地,跪在那泣不成声。

“父皇!义兄他……”

“是。查出凶徒,为义兄报仇。”李亨掷地有声。

李隆基于是决定,给李亨权力,摆出要追查王忠嗣之死的样子,看看这个儿子到底揣着什么心思。

“谁?”

“莫要哭了。”李隆基温言安慰,意味深长地叹息道:“朕又少了一个儿子啊。”

“查出凶徒,为阿训报仇?”

李亨这才明白圣人为何一大早便要见自己,原来是先听薛白、元载禀报过了大事。

不论他心里是否愿意见李亨,因王忠嗣之死,他们父子之间这场会面已经免不了了。

此时说着话,李亨双眼通红,眼泪不止,肩膀不可抑制地抽动着,情真意切的难过,不像是演的;但,李隆基脑中在想着的却是方才元载所说的那句“丈人并没有死”。

他希望这推测是假的,但以他丰富的宫变经验来看,不无可能。年轻时,宫城中的血与火就已在他脑中深深烙刻了一个道理——不能相信任何人,尤其是自己的儿子。

说什么劝谏,在李隆基听来,根本就是兵谏。

薛白近来开始变得圆滑了些,表情虽还平淡,却也微微颔首,示意这次大家一起对付安禄山,为王忠嗣报仇。

天一亮,吉温便跑来相见,急得甚至忘了嚼母丁香,开口便道:“王忠嗣没事。”

“义兄于南诏立下大功归来,难免为人所忌恨。孩儿以为,此事当详查。”

由此,李亨的任何一個表情,在他眼里都像是在表演,显得极是可笑。

可要确认太子的异心,乃至于找到证据,却很难。对此,薛白出给了一个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