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戴罪立功的剧本(1 / 5)

,太宗皇帝成长计划

养心殿中,经过内阁处理、备注过的奏折,源源不断地送到萧承面前。

各地政务、前线军事、粮草运输、物资调拨……治理国家,每日所需处理琐碎繁杂的事务,便已经让人头疼不已,应接不暇了!

虽然如今的内阁之中,有着诸葛亮、狄仁杰等人才,助萧承处理政务。

但由于如今的六部主官,大都是原本的朝中老臣充任,能力虽勉强能够应付政务,但着实算不上得力,还是给萧承凭添了许多不必要的工作量。

此时的养心殿中,萧承看着手中的奏折,眉头紧皱。

抬头看向殿中跪伏的大臣,他强忍着心中怒意,冷哼道:

“龚景,朕将兵部交托给你,你就是这样给朕交代的?”

帝王威势,本就如渊似海。而且因为登基之后的诸多事情,萧承声势威望越发高昂,朝中文武臣子是又敬又畏,甚至已经到了在萧承面前奏对,都越发小心翼翼起来。

此时的萧承,不过微微露出一丝愠怒之意,整个养心殿中的气氛,便顿时变得极为压抑。一旁伺候的宫人们,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大气都不敢出一声。

而殿中跪倒的那位当朝兵部尚书龚景,此时更是局促无比。

听到萧承的问责,龚景额间直冒冷汗,浑身微颤,嘴里结结巴巴道:

“请,请陛、陛下,恕罪啊!”

萧承见他这幅模样,心中更怒,猛地一拍御案,喝骂道:

“你看看户部那边,连犒赏饷银都早就准备好了。结果你兵部,有五军都督府在旁协助,到了今日却连前线将士战功,都未能统计完成,还舔着脸让朕恕罪?”

如今前线战事稍歇,自然便要开始论功行赏。这件事,事关军心士气,自然是重中之重。户部严嵩那边,更是早早地便将饷银、赏赐等都准备妥当。

结果到了兵部这边,反而却是卡住了!

前线战报送回也有了半个月,结果兵部愣是还没有整理完毕。犒赏之事,就因为兵部,而直接拖了后腿,这才有了今日萧承将兵部尚书龚景唤来,一通问责。

龚景也知道自己这次办差不利,只能哭丧着脸,一边请罪,一边为自己辩解道:

“请陛下息怒啊!并非是臣不尽力,实在是这段时间,前线一直局势紧张,军械调拨、战死将士统计,都需兵部经手,实在是人手不足,上下官员疲惫不堪,这才有所延误啊。”

看着不断谢罪的龚景,萧承是欲要发作,却又强忍下来。

因为萧承很清楚,龚景这个人做事不是不尽力,也不是不够忠心。实在是他的能力太过一般了,这才出现这般情况。

在金手指面板之上,他的文学、智慧、统御,都不过在七十左右晃荡的。这样的能力,主政一方是足够的。但要他执掌云国兵部大权,统筹国中兵马兵籍、军械之事,就却是有些为难他了!

毕竟不是游戏,来一个人才就可以直接认命尚书宰相之类的官职。朝堂之上官员晋升,当要有其规则制度,不是萧承看一眼臣子属性面板就可以授官的!

若非是通过策卡、科举而来的一众人才资历太浅,萧承又何苦要这般呢!

认命龚景为兵部尚书,是萧承当初自己做的选择,本该就要有心理准备。此时的他,自然也不愿迁怒,当即深吸一口气,冷声道:

“朕从内阁之中,抽调数人去你兵部协理政务。三日之内,必须将首尾处理完毕!”

听到这话,龚景眼眶通红,重重地叩首在地,颤声道:

“臣,谢陛下体谅!”

萧承冷着脸,对一旁的小太监道:

“传旨,诸葛亮、郑德容、项侪,以内阁行走之职,加兵部主事衔,协理兵部事!”

小太监闻令,当即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