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华盛顿邮报的紧急公关(3 / 5)

题,就问道。

“我们在想,怎样让小乔治同意见一见索尼的ceo,只要他能够安排大贺桑和大统领见面,这本来就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国会议员和各大审查机构的人,也会看风向为索尼说好话的。

毕竟没有人真的想反对索尼这样一个跨国企业……只是大家碍于可能的民意爆发,不愿意在这个时候私相授受。”

“这是日语采访吧?现场没有英语的媒体?”唐娜看着采访记录,敏锐地发现了媒体都是东瀛的报社。

“是的,不过很快就会被翻译成英语,你知道我们是有新闻……”

“那让盛田昭夫,再接受一次英语采访不就行了?”唐娜指着采访稿说道,“这里面其实还有很大的解释空间,你们就再安排一次英语采访,先手把‘更符合盛田昭夫原意的采访’发出来。”

“天才的想法!”罗纳德的思路突然豁然开朗。媒体是一个抢头条抢先报道的行业。民众会被第一次报道某些重大事情的媒体牵着鼻子走,先入为主的有一些印象。

如果能先发表一个“正确的”英文版,那么那些其他的英文版,都会被民意所忽略。

“大贺桑,我有个想法……”

罗纳德马上把这个想法打电话告知了大贺典雄。对方也拍案叫绝。

“我知道罗桑在纽约的媒体有一些影响力……”大贺说道。

“纽约每日新闻?我给他们了一些短期的捐款,帮助他们渡过难关而已。这个采访,要更重量级的媒体发布才能起到一锤定音的效果。”

罗纳德拿起了电话,拨给了声音设计师彼得·巴菲,“彼得,你父亲最近在华盛顿还是奥马哈?”

沃伦·巴菲最近在华盛顿特区,他和华盛顿邮报的发行人格雷厄姆夫人,还是首都社交圈的宠儿。

“为什么发布这样一则采访,要付出这样大的代价,而且要你一个好莱坞导演来引荐?”

格雷厄姆夫人是报社发行人,她在当年水门事件的时候,顶住压力,把揭露报道发出来,让邮报一举奠定了政治新闻最深厚的媒体的地位。

一眼扫过罗纳德的要求,她就发现了不对。

&n位置上退下来,变成了个酒鬼……”罗纳德做了一个喝酒的姿势,他风尘仆仆地坐湾流又来到了dc,约见了巴菲和格雷厄姆夫人。

“他不再像以前这样的锐利了,所以以接近五十亿美元的成本(36亿收购股票,加上承担十几亿的债务)收购哥伦比亚影业,他只在东京接受了日语采访。

&n希望能够借盛田昭夫在企业经营界的名声,为这一则收购背书……而这个报道,如果再正常安排采访,就赶不上这一波收购的新闻时效了……”

罗纳德一使眼色,旁边大贺的参谋和秘书,把盛田昭夫接受书面采访的英语版,递给了格雷厄姆夫人。

“嗯……”格雷厄姆夫人戴上了老花眼镜,游览了一遍。虽然有些地方对阿美利加企业短视有攻击性,盛田昭夫对东瀛企业的管理理念,比如终身雇佣,善待员工,制造业为主等等,也非常的自豪,但是这不失为一篇很好的报道。

“邮报这样接受一篇稿件是不同寻常的,不过因为是盛田昭夫董事长,我们可以派出最好的商业记者,正式向他发去采访的邀请,和重新拟定题目……”

格雷厄姆夫人在办报的原则上稍稍的往后退了半步,还是由邮报的记者来提出问题,做书面的采访,但是答案还是保持盛田昭夫原来的答案。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索尼因为收购事宜,在来年在邮报上的巨额广告投放预算打动了她。

“东瀛人真的是小题大做……”旁边的沃伦·巴菲在格雷厄姆夫人答应了索尼的要求以后,对着罗纳德微笑的说到。

这位智者早已看穿了罗纳德和索尼有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