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规章制度,来料管理(2 / 2)

有些思念。

但如今有了好的发展,未来是光明的。

未来衣锦还乡,难道不好么?

他们聊的不错,村里也都知道这个消息了。

冬花婶几人都是瘪瘪嘴,心里酸的很。

冬花婶还出去,和几个交好的女人说了一堆的酸话,让她们提出抗议。

“这种事情,怎么能让一个外乡人做主?再说了,咱们都是乡里乡亲的,不看僧面看佛面,讲点人情怎么了?还能被那冷冰冰的规矩给束缚了?”

好在这几人都还有点脑子,之前几次大爷爷处罚起来,也是很有力度的。

所以这一次,没有人敢先炸毛。

家里的男人回来,也是赶紧吩咐她们:“不要听冬花那傻子的话。那人又奸又懒的,现在都不准去鞋厂,贴补家用都没办法。咱们还是老实的跟着大伯走。大伯还能亏待了我们?只要咱们不偷奸耍滑的,那何伢子也不能拿咱们怎么办?你看看这个月,咱们日子是不是好过了一些?”

那女人也是点头:“就是嫌日子过的安生了。有钱赚,咱们也买点粮食,买点零食。回头还得送孩子去读书,你看看何伢子,就是因为人聪明,又读了书的。大伯说得对,读书让人明智。那成博自己不读书,努力出去赚钱,不也送了弟弟妹妹去读书?为什么?”

男人点头:“大伯也说了,是成博觉得,自己读书不努力,没有何伢子聪明。这做事起来,就只能听何伢子的指挥。咱们要是读书了,也能指挥别人。未来咱孩子也去工厂当工人。”

苏何不知道,自己的一番动作,还引出了这样的事情。

要是知道,恐怕会早一点就安排了。

第二天一大早,村里的妇人们都过来鞋厂上班了。

虽然大伯没有要求时间,但多做多得,反正这会儿农忙过去了。

除了地里需要挑水浇地,也没有别的什么事情做。

这些,男人都可以做。

女人们就来鞋厂做事就好了。

不过今天,似乎鞋厂有点不一样了,那个谁,汪杭就站在鞋厂的门口。

汪杭此时正在宣读昨天制定出来的规则,“以后鞋厂的来料,也就是布料和橡胶,都是定量的发放。做完了,可以提交鞋子,经过品质部门,嗯,暂时是由大奶奶负责这边。接收了品质合格的鞋子,才能领取下一份鞋子的材料。每人领取的布料和橡胶的数量不等。这都是根据你们平时的工作来制定的。这里有详细的表格,之后的材料仓库,就要按照这份表格,严格的来发放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