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回答问题(1 / 2)

大部分被劝谏的人,其实什么都懂。

有时候是开始就懂了,有时候是别人说着说着就懂了。

但是懂了并不代表做起来就没问题。

林芳馨懂了严敩说的内容,也觉得他说得特别有道理,但是真的站到讲台上,

她还是紧张了。

有种呼吸不能的感觉。

林芳馨脑子一片空白,下意识地就满场找严敩。

她第一眼,就从人群中发现了严敩。

严敩正举着手机,挥着手。

手机屏幕上打着两个大字——加油……

颇有一种演唱会粉丝给自家爱豆助威的气势。

一瞬间,

林芳馨突然就不那么紧张了。

她轻轻咳嗽了一声,举起麦克风,说道“各位来参加会议的哥哥姐姐,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们大家好。”

如此奇特的开场白,让场内瞬间多了很多欢乐。

气氛更加轻松了。

林芳馨翻开t,就开始演讲。

她的t,像是场内的一股清流。

因为特别的简单。

别的讲者,恨不得把每一页t全都堆满。

仿佛不堆满了,t就没有任何作用。

最开始,林芳馨也是这么做的。

但严敩却让她删,

删到每一页只有几个提示词为最佳。

用严敩的话来说,t不是文本文档,用不着写那么多东西。

它唯一的作用就是辅助演讲。

你给嘉宾讲内容,是为了让他们听,而不是自己看t去读。

写多了,

完全没有任何必要。

林芳馨最初并不理解,不过,她还是听了严敩的话。

效果,

果然就在演讲的过程中显现了出来。

听众们,

不用再去每一句话里面找重点,他们能立刻看到林芳馨讲内容的重点。

还有,

他们听起来也认真了许多。

毕竟,

错过了再想回顾很难,

所以,

一场持续了将近四十分钟的演讲,最后到是皆大欢喜。

听众听得开心,

讲着讲得舒心。

讲完了,

就到了提问环节。

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奶奶,举手。

工作人员将话筒递给了老奶奶,

老奶奶举着话筒问道“我想问的问题,估计是很多在座的专家教授都很关心的问题,请问你们是怎么发现‘黑光灯’对于杀虫的作用的?”

林芳馨回答道“其实,这是严敩在小时候发现的。他家以前住在乡下,每到夏天,在院子里乘凉,都会有很多飞虫往灯泡上撞。”

老奶奶点点头,表示确实如此。

林芳馨继续说道“后来他就想,如果灯光可以吸引昆虫,那么是不是不同的灯光,会吸引不同种类的昆虫。

有了这个疑问,

严敩就自己做了个实验。

用他自己的话说,最初做这个实验,因为没有设计捕杀系统,所以他只是将几组不同的光源安置在乡下,然后近距离观察灯光附近昆虫的密度。

然后他就发现,黑光灯周围的飞虫特别多。

后来我们准备参赛,他想起来这个试验,我们就重新设计了捕杀系统,做了系统的实验。”

老奶奶点头,表示自己清楚了。

老奶奶坐下之后,又有一个年轻一些的中年男人站起身问道

“我看你的论文里说,黑光灯捕虫系统对于‘鳞翅目’和‘鞘翅目’类的昆虫作用明显,那么在那种综合虫害比较严重的地方,黑光灯的作用是不是会被严重削弱?”

这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