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新家(2 / 3)

重生心动 凉小柒 5280 字 2020-12-07

家。

方解放和和村长聊了很长时间,二爷把农用车开到老家去了。

方宁老家那块地叫苦竹坡,后山和两侧都成了大面积绿色的竹林,一到夏天那蚊虫就多的吓人,还有各种蝉鸣聒噪,反正热闹的很。

爷爷的母亲还健在,也就是太奶奶,叫李随莲,只不过年纪很大了,身体多少有些不好。

方宁不知道怎么评价这个人,可以说太奶奶有着中国普通老太太有的封建社会的思想,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封建迷信、重男轻女以及溺爱小儿子。她的心肠硬的很,把小爷当做心肝宝贝,其他儿子和女儿都看得很轻,可惜小爷他对这个母亲也不是很孝顺,等老太太老了以后,三天两头训斥都是经常的事情,含着老泪到处哭诉,但是街坊邻里都没人理她。

反倒是方解放有一次回老家了,听到这个情况就生气的很,把小爷狠狠的揍一顿,小爷都不敢还手。

虽说方家兄弟三人早些年就分家,但硬要说起来,还是方家老大方解放做主!

小爷的老婆小奶奶在忙着准备一大家子的晚饭,一口大锅和锅铲翻炒,香气扑鼻,炊烟缭绕。

太奶奶拄着木拐杖在山坡上眺望,眼中满是沧桑,时不时叹气。

至于小爷家两个叔叔辈的小孩则搬了小凳子和木桌,借着天窗微亮的光线写作业。

方宁一家来了以后,这个老家就彻底热闹,两头土狗有怕生就在院落里乱吠,结果挨了小爷两脚就不敢乱叫了,夹着尾巴钻进狗窝里瑟瑟发抖,一大群土鸡从杂草丛里归笼后的在竹藤条笼子里折腾,后山和两侧的竹林错落有致,叶子随风簌簌而落,绿色微光的荧火虫在竹林里萦绕好像一道流苏。

方家老宅是农村里最常见的复合式院落,左右两边对称,中间一个大厅隔开,梁柱撑着屋顶,两边堂屋都是一个卧室一个大堂,最外侧还有一个独立的小房子,一般都用作厨房或者是当做厕所,墙面是黄泥夯土稻草糯米填充的砌体,青砖高低不平的堆着,乌黑发亮的黑瓦覆盖屋顶,马头墙刷着白漆。

小爷家的屋顶年前修缮翻新过一次,所以看起来很新。

院落很宽阔,大概有二三十来个平方的面积,前面的山坡被开凿出一块大面积的空地,土壤种植一遍豆子植物然后连豆杆一起焚烧,翻埋进土里,再掺和肥料,如此反复几遍,乌黑发亮,比起外面那些贫瘠的土地,简直就是良田。

外围用了枯草和竹子编成的篱笆围了起来,菜田里种植了许多瓜果和时令菜。

方家三兄弟忙进忙出抬着大型家具,很多家具都是直接扔到大厅的地上,“哐当”作响,震落一层灰尘。

方宁这货脖子伸得老长,踮着脚眺望,每当看到爷爷把樟木箱等老旧的箱子重重的丢到地上,他的心肝也跟着颤抖,都是钱啊!嗷呜!

方微则一脸神经病的模样看着他老哥,表情不忍直视。

小奶奶刘淑芬炒好了饭菜,两个叔叔辈的小孩拿筷子拿碗上座,方宁他们依次入座,准备吃饭了。

晚饭过后,天色渐暗,星空点点,二爷就开着农用车准备回去,太过晚了路上就不好走,所以得趁着还有路面月光早点走。

一阵热闹过后,大家也就散了。

小爷晚上还要去村上执勤巡逻,虽然有民兵连,但杉树村的条件不是很好,连民兵的工资都开不起,所以村里的民兵制度基本上也是名存实亡的,平日里也没啥毛贼来这里偷东西的,因为这里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户和贫困村,村里都不用缴纳税,也没什么东西可以值得去偷。

晚上一般就只有小爷和几个熟人打着强光手电筒,把村子上下巡察一遍就基本上可以收工了。

对于方宁一家来说,虽然家是搬好了,但存在了许多的问题。

属于他们这右边的房子,无人居住多年,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