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七章 画(2 / 3)

宋疆 青叶7 5056 字 2019-06-10

”钟晴丝毫没有察觉到,自己这样的说话方式,完是受叶青影响,继续说道“韩诚还远远未到山穷水尽之时,如今不过是他在示弱于王淮罢了。何况,王淮能够看到的利益,韩诚岂会不明就里?王淮显然不想让韩诚父子参与朝廷接下来的北伐,因为这是王淮用来增加他在朝堂之上的政治影响力的手段,自然是不希望与韩诚分享,而是要独享。”

“若是如此,那韩诚就应该据理力争才对,又如何会逆来顺受似的,任由王淮在朝堂之上打压他?”李凤娘站在廊亭内边缘,看着不远处那如镜子般的小西湖说道。

“淮南东路、利州路、京西南路三路屯驻大军北伐之事儿如今并不是秘密,甚至……。”钟晴静静的看着李凤娘,想了下继续道“甚至就连金人如今都已经收到了朝廷将要北伐的风声。而王淮并没有想过能够夺回几城几地,他想要的,只不过是借着北伐来稳固他如今在朝堂之上的声望。而韩诚又岂会心甘情愿的为王淮做马前卒?成就他的谋划?毕竟若是参与北伐,不论胜败,青史留名中,必然是以王淮为首,他韩诚次之。所以韩诚如今朝堂示弱,看似被王淮逼入到了无力回天的处境,但反过来想,会不会王淮如此却是正中韩诚下怀呢?”

“怎么讲?”李凤娘再次蹙眉,心头有些不悦的问道。

心思敏感的她,岂能听不出来,钟晴如此的说话方式,跟远在淮南东路的那个佞臣,几乎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似的。

“北伐若是少了京西南路的韩诚之子韩侂胄会如何?朝廷北伐的胜算必然是大打折扣,王淮其想要稳固朝堂声威的谋略,也就少了三分成功的可能性。而韩侂胄若是掉过头来南下平定自杞、罗殿两国的叛乱,那么其功劳虽然不如北伐胜利那般大,但也绝对是大功一件。何况,除了他,没人相信朝廷的北伐之举能够成功,这么多年来,朝廷何时在金人跟前占得过一丝一毫的便宜?”钟晴同样是望着不远处的小西湖,有些惆怅的说道。

不论是北伐战争、还是镇压叛乱,与其说朝堂之上的左右相是为了大宋社稷着想,不如说是,这一切都是他们争夺权力的手段与棋子。

“所以在你看来,韩诚还远远未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李凤娘也不傻,只是因为心中那对皇后宝座的贪婪,让她很难静下心来,去仔细的琢磨其中的尔虞我诈。

“谁能笑到最后还不一定呢,到底谁是赢家,没人知道。”钟晴看着李凤娘那质问的眼眸,坚定的点头说道。

而后从袖袋里掏出一张纸递给了李凤娘,开口道“他让我在你进宫的时候,再把这个交给你。”

说完后的钟晴,便一直伸手在虚空中,等待着李凤娘伸手接过来。

愣了一下的李凤娘,有些不满的嘟囔道“神神秘秘的,有什么事儿不能直接说,还非要借助他人之手。”

钟晴没有理会李凤娘语气中的酸意,虽然她不知道叶青跟李凤娘到底是什么关系,但从临行前叶青对她的叮嘱中,还是能够窥探到,这两人之间的关系,绝对是不寻常。

所以与其自己劝阻李凤娘稍安勿躁,倒不如把这一切想要说的话,以叶青的身份表露出来,如此或许才能让李凤娘更容易接受一些。

李凤娘不耐烦的打开那张纸,只见上面并没有字,反而是一副画,画中的上方是一个如同元宝一样闪闪发光的东西,而在元宝的下方,则是十数个衣衫褴褛,一眼望去便明知是乞丐的人群,争先恐后的向着那元宝的方向伸手抓去。

“他这是什么意思?”李凤娘已经不知道这是今日自己第几次,在钟晴面前这么问话了。

“笔迹是我的笔迹,由我代笔而画,其中原因想必你也知道,他的字或许还能入眼,至于画就如孩童一般。”钟晴看着李凤娘眼中的疑惑,平静的解释着,而后继续从容不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