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潼关乌云(1 / 2)

大唐隐相 初·十三 2331 字 2021-05-18

玄宗再一次展现出他反复无常的本性。他听了边令诚的话以后,大怒!

所以,当封常清和李嗣业带着人匆匆撤入潼关后不久,玄宗下诏,命斩杀这二人。

诏书是下达给边令诚的,自然由这位监军来落实。

李泌得到消息的时候,边令诚已经带着诏书离开了长安。

李泌和大唐很多官员多有来往,这么多年下来,李泌发现这些官员骨子里对诏书这种东西丝毫也没有抵抗力。

那种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观念,已经浸透到了他们的骨子里。

李泌知道,一旦边令诚宣读了诏书,封常清一定也不会抵抗,而是引颈受戮。

这不怨封常清,大唐的官员多数都是这样。即使他们心有不甘,顶多也就是以自尽的方式,来显示他心里的愤恨和不满。

但他们一定会死,不管是受了多大的冤枉。

至于李嗣业,李泌觉得他还不至于傻到任人宰割。他在书院呆的时日很长,去安西军打仗的时候,日常也多有异于常人之举。

所以,李泌对他有信心,知道他不会像封常清一样坐地等死。对此,李泌很有信心。

得知边令诚早已离开长安后,李泌又并没有过分着急,只是让学宫派出了两个人,两个练习飞天夜叉术的人。

如果边令诚没有死在潼关,他们就会让他死在回长安的路上。

紧接着,李泌给哥舒翰去信,信上说,你是不是最近身体不太好?若是身体不好,可来长安养病。

哥舒翰接到信后,心说自己这一阵子确实身体不好,正想着修养一段时日。只是,自己身体不好,远在长安的小先生是怎么知道的?

想了一下,哥舒翰笑道“他是神童,我怎么把这事忘了。”

想罢,哥舒翰将李光弼叫来,命他以陇右节度副使的身份,兼任陇右、河西留后,继续防备吐蕃人。而他自己,则准备带人去长安。

哥舒翰去长安的时候,是坐着马车去的。前些日子,他洗澡的时候,突然头一晕,一头摔倒在地上。

经过疾医的救治,虽然无生命危险,但他身体受到损伤,暂时不能骑马了。

哥舒翰长病的消息一直处于保密状态。因为他怕吐蕃人知道他病了后,会趁机打过来。所以,哥舒翰将自己生病的事情连朝廷也没告知。

可就在哥舒翰刚刚离开鄯州,玄宗命哥舒翰带兵打安禄山的诏书就到了。李光弼赶紧派人追上他,将诏书一事告诉了他。

哥舒翰坐在马车里,心说自己正想睡觉呢,皇帝就送了枕头来。于是,他回复玄宗,“自家身体有病,欲往长安的家中休养……”

也不等再有诏令下达,哥舒翰又上路了。

哥舒翰已经猜到了,李泌让他回长安养病这事,一定和皇帝命他带兵出战有关。所以,他想先回长安看看局势再说。

洛阳已经失守,安禄山也已经称帝,如此风雨交加之时,还是听听小先生的说法为好。

就在哥舒翰还在路上的时候,边令诚已经到了潼关。这边令诚一路上就在想着,自己到了潼关后先收拾谁比较好。

在他手中的诏令上,封常清虽然已经被免去三镇节度使等官爵,可他后面站着的是左金吾大将军高仙芝。

边令诚虽然在玄宗面前受宠,可他生财的门道主要来自于敲诈这些边军将领。其中,他从高仙芝手里索要的钱财最多。

而高仙芝做了左金吾大将军,特别是和太子李享勾搭上以后,为人就有点飘了,对边令诚也就不是那么尊敬了。

边令诚觉得,只要太子做了皇帝,高仙芝做宰相的可能性很大。到了那个时候,高仙芝会和他好好算账的。

弄死封常清,捎带着再把高仙芝牵扯进来,自己就无虑了。至于李嗣业,一莽汉也,此次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