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白羽大箭(1 / 2)

大唐隐相 初·十三 2363 字 2021-03-31

李光弼带人射出第一波箭雨后,便紧跑几步,到了离董延光不远的地方。

董延光正待喊他,李光弼却抢先喊道“董将军,此时撤兵,尚能保存余部。”

说完,李光弼返回原处,继续朝着石城堡射箭。

董延光心里沮丧,转眼看着自己那些步卒,心里明白李光弼说的对,趁着吐蕃人的箭雨被压制住,自己这边还可以撤回一些士卒。

可看到更多已经死去的士卒,董延光心里便是绝望了。可就在这时,他看到一名从城头上掉落下来的吐蕃人,正顺着山坡向下滚着

这名赤着上身,脑门上插着一支羽箭的吐蕃人滚着滚着,直到了董延光等人这里才停了下来。这里山势缓和一些,那吐蕃人的尸身滚到这里后也就停了下来。

董延光仔细一看,这人长得白白胖胖的,腰间挂着的那把腰刀刀鞘上,镶金错银不说,还用一些红蓝宝石装饰着,显得很是豪华。

董延光知道,这人不是吐蕃贵族,就是大将军一级的人物。看到此人,董延光眼珠子一转,命人传令,“撤兵”。

而此时,李光弼和手下士卒,因为连续不断的放箭,手指俱已是鲜血淋漓。

遗尸数千,唐军撤退。

李光弼等人退回山下后,便命人上山收尸。可唐军士卒刚刚上到山上,吐蕃兵便朝着他们射箭。

李光弼心里纳闷,便赶紧派人飞报王忠嗣。王忠嗣此时在侧翼也派出人去收尸,也同样遭到吐蕃兵的袭击。

李光弼派人来汇报后,王忠嗣心知此事有异,便赶往李光弼处。先前与吐蕃人打仗,战后两军收尸,双方都不会难为。

这一次唐军收尸,吐蕃人却不让,王忠嗣觉得不仅仅是因为那里只有大唐士卒的尸身,而没有吐蕃人的原因。

两人见面后合计了一下,都觉得这件事很奇怪。这时候,李光弼又说道“要说那里没有吐蕃人的尸身,倒也不对,我亲眼看见从城墙上滚下一具吐蕃人的尸身,停在了那里。”

说着,李光弼指指山腰处。王忠嗣想起被自己射中的那人,身体就是倒向城外的。而这山势,那人一定会滚下来。

于是,他问道“那吐蕃人的尸身何在?”

李光弼道“被董将军的部下带走了。”

王忠嗣一听,便赶紧派人去找董延光。

此时,董延光带着他残存的人马,正躲在离唐军大部不远的地方喘气。喘息之余,董延光粗略地看了看,发现自己的人这会能喘气的不过三百人。

一战兵力折损九成,董延光知道自己离死不远了。若是石城堡打下来了还好,可石城堡还在吐蕃人的手里,想起自己给皇帝吹的牛,想起自己毛遂自荐之举,还想起张忠亮的来信,董延光便刷的一声将横刀抽了出来

旁边站着的部将眼疾手快,不等董延光将横刀架在脖子上,他便一把抓住董延光的手,喊道“将军、将军、将军不可自寻短见。”

董延光挣扎了两下,没有挣脱部将的手,便“唉”了一声,将横刀松开了。横刀落地,当啷一声,董延光也好似泄了心气,瘫坐在地上。

那部将将横刀捡起来,重新放回刀鞘。然后蹲在董延光身边细声说道“将军,我部虽是折损大半,可有了这个,将军前程必然无忧。”

说着,那名部将的手指指向那具坦露着上身的尸身。

董延光看到这具尸身,猛然顿悟过来,心说我怎么把这事忘了?有了这尸身,不说升官,至少可以保自家无虞。

就在这时,王忠嗣派来的人找到了他。一听说王忠嗣让他带着吐蕃人的尸身去见他,董延光的眼珠子又转了起来。在他心里,他觉得是王忠嗣看上了这具吐蕃人的尸身。

《讨吐蕃制》诏书有云节度将士以下,斩吐蕃赞普者,封异姓王;斩获大将军者,授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