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唐军,出击(1 / 2)

大唐隐相 初·十三 2296 字 2021-03-31

陇右节度使治所鄯州城。城外,董延光点齐本部人马后,便骑马向列队完毕的士卒前走来。

这是归属他指挥的三千人马,都是随着他身经百战的大唐将士。对他们的战力,董延光很有信心。可这次要打的是石城堡,董延光明白,没有节度使王忠嗣的全力支持,这些人马就是去送人头的。

昨夜,他已经收到恩师张忠亮的来信。信中让他不要做此事,可他明白,这信来的晚了些。此时,他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去看看王将军的兵马来了没有。”董延光朝着一名随从喊道。

随从应了一声,随后打马向另一个方向去了。

陇右军大营,王忠嗣带着十几名将领,正在看着那些整队的士卒。

李光弼看到王忠嗣面色凝重,便低声说道“将军先前上奏说,石城堡只可待敌不备之时,方可伺机攻取。可董延光依然出兵,可见朝廷对将军的奏报,并不当做回事。”

王忠嗣不语,心中却是澎湃不已。

李光弼又说道“董延光要攻打石城堡的消息,此时不但是我部,就是吐蕃人也早已知道。昨日斥候回报,说石城堡北面山中,有吐蕃人赶着羊群沿着山顶进入石城堡。显然,那里已是增兵储粮,做好了防守的准备。”

王忠嗣依然不语,只是胸脯起伏的更是厉害了。

三万人马,这是王忠嗣奉命派给董延光的增援。看着这些人马,王忠嗣心里几乎是在滴血。唐军将士不怕死,也不怕打仗,可打这种没有半点胜算的仗,王忠嗣还是第一次遇到。

这时候,他想到了王海滨,也就是他那位战死在沙场的父亲。他还想到了长安,想到了书院,想到了书院里的小先生。当然,他也想到了自己的那位干爹,皇帝老子。

圣命难违!自己若是再不遵旨,恐怕死的人就更多了。

三万人马列队完毕,王忠嗣骑马走上点将台,看着下面黑压压一眼望不到边的将士,王忠嗣在心里说道我会尽量让你们活着回来。

几名部将也跟着上到点将台上,王忠嗣眼望前方,淡淡地说了一句,“出发!”

那些部将一愣,都是觉得有些异常。以往大战之前,这位节度使都要激情澎湃的讲几句话,还会将功劳赏赐说清楚才会发兵的。

这次是怎么了?话不多说也就罢了,这功劳赏赐也不说,可就有点过分了。

几名部将一时不明白,都是愣愣的看着他,并无人将他的将令传下去。王忠嗣丝毫也不在意这些,只是又说了声“出发”。

这次的语气略微重了些,那些部将一听,便赶紧命鼓吏号兵擂鼓鸣号。

号令如山,顿时鼓声如雷,号角争鸣,点将台下的一队队唐军动了起来……

这时,李光弼拨马走到王忠嗣身边,压低声音说道“将军今日可是忘了什么?”

王忠嗣看着下面尘烟飞扬的点兵场,沉声说道“李将军说的可是赏赐之事吗?”

李光弼点点头,头盔下的脸面露出担忧的神色。王忠嗣道“开出赏赐,将士们定然会拼死一战。这样胜算虽是大一些,可死去的将士必然也是尸累成山。我可以不做这个节度使,也可以削职为民,但我绝不会拿将士们的命为自己加官晋爵。”

李光弼看着他如刀削一般的侧脸,心里顿时是感慨万千。作为一名将军,谁不是想着军功,谁不是想着可以升官晋爵。可自己这位长官却不是,他心里装着的永远是眼前这些弟兄。

想到这里,李光弼颤声说道“将军,我明白了。此战甚是凶险,我会好生注意,尽量不让弟兄们枉死。”

王忠嗣转脸看着他,脸上露出一丝欣慰之色。

两军在山脚下会齐,高举着“唐”字大旗,和诸将军旗的唐军,在鼓号声中排好阵势,就等董延光下令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