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皇帝缺钱了(3 / 4)

汉冠 雨落未敢愁 482 字 2020-01-19

易?

王生斟酌了一下,还是把方法说出来了。

“陛下要用软的,还是硬的?”

软的?

硬的?

司马遹愣了一下,问道“何谓软,何谓硬?”

王生也不卖关子了,直接说道“软的时间需要长一些,陛下掌盐铁,只需要看一郡之地一月或者一年用盐铁的数量,便可知道一郡大体上有多少人,届时陛下在那郡县中报出人数,让世家自己定夺,谓之软。”

盐是必需品,每个人都要用的。

这个方法可以粗略的解决地方的人口问题。

但是

世家也要配合。

也就是说,最后的人数,可能也是不确定的。

之所以说软,是因为皇帝可以少报一些人数,世家也更容易接受一些。

司马遹只是微微思索一番,接着问道“软的方法是如此,何谓硬?”

“若陛下用硬,臣下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大索貌阅,第二种是输籍定样。”

“何为大索貌阅,又何为输籍定样。”

这两个名字一出来,司马遹就觉得十分正式了,整个人也不禁认真起来了。

“所谓大索貌阅,便是阅其貌以验老小之实。即检阅人口的形貌,查核有无低报年龄及伪报老病的种种情况。并规定户口不实者,里正流配远方;大功(堂兄弟)以下,皆令另立户籍,以防隐匿。”

缓了一口气,王生再说道“为了让陛下派遣的官吏认真做事,也让百姓乐于举报,规定户口有一个不实者,官司解职;凡检举得一壮丁者,令被纠之家代输赋役。”

“好办法。”

司马遹只是一想,眼睛就亮起来了。

“用了这个办法之后,我看这世家,也隐瞒不了人口。”

司马遹笑着看向王生,在他眼中,面前的这位男人,又给他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所谓之输籍定样,又是如何的?”

王生接着说道“人间课输,虽有定分,年常征纳,除注恒多,长吏肆情(营私舞弊),文帐出没,复无定籍,难以推校。是故若陛下规定每年正月五日县令派人出查,令百姓五百家或三百家为一团,根据定样标准划分户等上下,重新规定征岁差役与应纳税额,写成定簿。利用这一手段,搜括隐藏户口,以防止人民逃税或抑制士族、豪强占有百姓人口,从而增加朝廷收入,加强陛下权威。”

说到此处,王生再说了一句,道“原本军籍之人,凡是军人,可悉属州县,垦田籍帐,一与民同。陛下心忧粮草问题,为何不设屯田将军,分统诸州军队,总隶属于陛下。军籍及其家属在州县落籍,平时从事生产,实行“寓兵于农”,减轻国家军费开支,且可收郡兵于陛下手中,可谓之一举两得。”

如果说前面的大索貌阅让司马遹眼前一亮的话,王生的这个输籍定样,就让司马遹心中一震了。

他知道,若是采取这种方法的话,他心心系系的粮草问题便不复存在了。

反而那些士卒屯田,还能给朝廷带来收入。

当真是好办法啊!

“爱卿所言之,皆是治国良方,可之前为何说难呢?”

王生苦笑一声,话也是马上说出来了。

“臣下之所以说难,并非是没有道理的。”

“不管是输籍定样,还是大索貌阅,都是需要许多官吏去做的,然而这些官吏,大多又为世家之子,世家之子如何会为陛下断自家的财路?”

绕来绕去,最后还是绕到了手下无人可用的局面来了。

司马遹脸上的笑意果然消失了。

“只是之前爱卿也考校过了,寒门之中,并无可用之人,这世家高门的人不可用,那朕该用谁?”

这就是一个死圈了。

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