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6 天地(2 / 2)

匠心 沙包 4138 字 2020-12-04

跟那幅字是一个人作的!”

许问被画面吸引,完全没留意到作者,这时跟着看过去,果然。

接着,连林林又眉花眼笑了起来“真的诶,跟你说得一样!这人云游到那里,发现不对,画了画留给那家提醒。不知道这家人发现画里的意思没有。”

“就算没发现,这幅画也能给他们换点银子。”许问说。

“也对!你真聪明!”连林林更高兴了,指指点点地继续看画,“不过我还是觉得他们会发现。这脚印还是挺显眼的,稍微留意一点就会注意到。”

“对,他在视觉上做了一些引导,画面主次非常分明。”许问同意。

“真巧妙。”连林林赞叹,两只脚悬在石头旁边,一甩一甩的,快乐溢于言表。

“要不是留了名,还真看不出来这两幅是一个人作的。”许问左看看,右看看,最惊讶的还是这个。

天地那幅字,写于斗方之上却尽显辽阔;这幅乡村小画,取材于现实,满是烟火气。两者风格气质差别巨大,连笔触都截然不同。

“我觉得挺正常啊。不是这样怜贫惜弱的人,怎能装下那样气象万千的天地。”连林林理所当然地说。

“太对了。”许问被她的话惊到了,转过头,像是第一次认识她一样。

“嘿嘿。”连林林仰着头笑,眉眼飞扬。

两人继续欣赏书画。

这一箱子不愧是流觞千里迢迢从中原带回来,收藏在物生阁的作品,每一幅都是最顶级的精品,质量高得惊人。

书画虽然是典型的艺术作品,但并不是典型的工匠产品。

不管在哪个时代,它的作者都以文人为主,工匠在其中只承担着裱糊、修复等边边角角的工作。

但边边角角的工作就不重要了吗?

许问在画上看到了不少修复的痕迹。

想想也是,这画起初流落于民间,保存状态肯定不太行,能到现在这种品相,必定经过无数次高手修复。

也是这样,才让这书画和这作者的名字得以流传。

每一幅书画,凝结的都是人心。

许问一幅接一幅地看,看完了这箱,把它收好放回去,照着明山指导的方式转动机关,再换一箱来看。

这一箱里装的是瓷器,天青、鹅黄、靛蓝,不同的颜色在他眼前展开,美得惊人。

下一箱全是牙雕,细腻而精妙,无数种失传的绝艺凝结于此,你简直难以想象它是怎么雕成的。

“不能……不能两个都要吗?”

很长一段时间里,这里只有呼吸声和翻动或搬动物品的声音,然后连林林出了声“这些东西,失传也太可惜了吧?不能都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