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问答(3 / 4)

绍宋 榴弹怕水 4442 字 2022-10-27

被驻军压榨干净,财政如何穷困,地方治安如何被驻军困扰,很明显是不愿让扩军后的新设兵马往本处驻扎,或者本处驻扎的兵马份额又往上涨。

这其中有趣的是,武将们在争取各部员额的同时,总是不忘给自己的对手使绊子,有意无意、暗示明示其他各家的部队多么多么无能。但文臣们却几乎立场一致,而且格外团结,从从岳家军屯驻的京东西路,到刚刚收复的陕北,没有一处地方文臣是欢迎更多驻军的。

有资格写奏疏的全都写奏疏,没资格写的,直接写公文给都省与枢密院施压。

连万俟卨都上书了,说是岳飞部的存在对京西的经济复兴起到了巨大的阻碍作用云云!

同时,中枢这里也有一些争论,但着眼点就更高了一些……有人就建议把员额多加给御营水军以确保黄河防线的稳固,还有人建议大举扩充御营海军以求尽早骚扰金国后方,当然更多的人是建议扩充御营中军也就是东京这里的直属部队。

扩充了兵员,自然还需要军官,推荐人的奏疏也很多。

而这个时候,就要抓重点了。

“臣冒昧。”说到最后,仁保忠在周围几名近臣的复杂目光中认真拱手言道。“这些其实都是小节,官家难道还要因为哪个州郡反对,便不让他们那里驻军?又或者哪个统制官更会吹牛,便给他们加一千兵?而臣大略总结,摆在官家面前的其实是这么几件事……扩军是扩陆上还是扩水上?是扩骑兵还是步兵?是将重兵压在关西还是京东?用人时核心大将是用之前淘汰出去的老将还是重新从下面提拔?补充中下层军官时是用老卒还是用新人?”

赵玖听得连连颔首:“仁卿有心了……倒是朕这些日子有些被这些东西给迷了眼……这些都具体怎么讲?”

仁保忠喜出望外,赶紧再向前半步,拱手相对:“官家……其一,扩军在陆上还是水上?扩在陆上,则方便于北伐渡河后的决战;扩在水上,则方便接应进退。”

说完,仁保忠立即略显期待的看向赵官家。

赵玖稍作思索便得出了答案……北伐本是孤注一掷,决战才是决定一切的事情,如果非要做个二选一的选择,当然是要扩陆军。

不过,这位官家虽然心中立即有了答案,但面上却居然无一表情,也无一回复。

“其二,扩骑还是扩步,骑者在于攻,步者在于守。”仁保忠见到赵官家不言语,赶紧继续做解释。

“在骑!”赵玖依然于心中立即做了回答,但面上还是一声不吭。

“其三,京东还是关西,重兵在关西则在于取河东,在关东则在于取河北。”仁保忠继续匆匆出言。

“关西!”赵官家依然只在心中做答。

“其四,用老将还是从下边提拔……”仁保忠此时已经有些小心翼翼了。“而提拔后的空缺,是用更基层的御营军官还是用武学学子补充?”

“自然是从下面提拔。”赵玖终于对着仁保忠微笑以对,然后开了口。“就从御营中选些有战功的提拔起来,而提拔后的基层空缺,要从武学与御前班直中优先补上。”

仁保忠得了一个答案,一时放松下来,周围随时的班直与武学学子也多大喜,只是不敢露出来而已。

唯独范宗尹、吕本中等人,实在是插不上嘴,一时有些尴尬。

不过,好在赵官家说完这话就直接起身出了茅亭,然后从杏冈上走了下去,俨然是要回后宫石亭那里办公,一众近臣与班直也顾不得许多清楚,便随即蜂拥相随。

然而,队伍来到临华门,即将进入后宫范畴的时候,率先走过大门的赵官家忽然止步,然后回头下令:“杨沂中跟朕过来,其余人等六十息再进。”

天子有口谕,原本心思各异的众人虽然措手不及,却也只能停在门外,望着今日一言都未发的杨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