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阿济格的决心(2 / 3)

明末求生记 名剑山庄 5361 字 2020-12-04

这是清军最大的弱势。

去年河南虽然大熟。但是河南本地势力,犹如牛毛一般。不管是袁时中,李自成,还是阿济格,在河南都有一种如入泥泽的感觉。

几乎每一个小县,每一个庄子,都是一支独立的武装。如果大军压境,这些小势力,自然服帖。但是大军在前线,这些势力就没有那么听话了。

固然有愿意为清廷所用的,但是清廷本身的名声也不好。更有人愿意在清军的后勤上捞上一笔。

张轩虽然率领大军离开了大洪山,进入大洪山以北,桐柏山以南,大片平原地带。

但是夏军全军的消息,依旧源源不断的送到了张轩手中。

他首先看到的就是,尚可喜退兵。

尚可喜退兵,对张轩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毕竟尚可喜退兵之后,大队人马就要转移到枣阳方向了。

到时候张轩所部在人数之上反而落于下风了。

不过,也不是没有好处的。

张轩思量想去,立即命令杨承祖渡过汉水,重建樊城。

重建樊城,是恢复襄阳城的双城结构。这一次是阿济格避实就虚,攻克枣阳。如果清军要死磕襄阳城的话,单单凭借一条汉水,恐怕挡不住清军。

今后襄阳恐怕是南北交锋的要害所在。

张轩自然想要加固了。

至于这里,张轩觉得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他北上的目的,不就是牵制住清军,不许清军东进。

固然阿济格如果

撇开张轩,大队人马突击随州,然后转向德安,几日之内,就能饮马长江。

但是孤军深入之势太过明显了。只要在张轩在枣阳南侧一日,阿济格就是进入容易,出来不容易。

不拔掉这一根钉子,阿济格不敢东进。

只要拖住清军,凭借夏军在后勤上的优势,以拖待变。

张轩总体战略从来没有改变过。

数日的时光非常平静,平静到除却双方斥候之外,几乎没有什么人交战过。

夏军主要做的就是三件事情,第一就是行军,第二就是建立营寨,第三就是转运物资。

不过,这样情况仅仅是暂时休战而已。毕然长久不了。

很快张轩就等到了他想等到的东西。

“国公,清军从西边而来,顺着滚河而来。”罗岱来向张轩汇报。

张轩说道“有多少人?”

“看样子有十万人马。”罗岱说道。

张轩一听,就知道罗岱又身先士卒,前出探查了,说不定他此刻刚刚从尚可喜大军几百步之外回来。

要知道尚可喜大军之中,真正骑兵好手不在少数,不是明军可比。

双方斥候战伤亡比例一直相持不下,这还是张轩临时给斥候全部配置了手铳之后才有的结果。

如果没有装备上的优势,那么交换比更加难看。

张轩有意说说罗岱,但是话到嘴边,却又咽了下去。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罗岱就是这样的人,罗疯子岂是说说就能改变的。

现在掌控万人,看上去稳重一些。但是实际上还是那一套,说了也没有用。

“注意安全。”张轩只能叮嘱一句,也不多说了,继续问道“步骑多少?”

罗岱脸色有些难看,说道“分不清楚,东虏的战马极多,几乎大多数人都是骑马行军,只有少部分才步行。只是具体有多少是马军,多少是骑马的步军。一时间也分不清楚。”

张轩心中微微一叹,暗道“战马。”

不仅仅是战马,可怜驮马,夏军配给率,远远比不上清军。

没有足够的畜力,就会带来行动力,机动力下降。

张轩本人并不想在这种保守的打法。他也想快进快出,打一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