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北京之战九(2 / 3)

明末求生记 名剑山庄 2650 字 2020-12-04

地方,大夏算是拿稳了。

这里拿稳之后。在北方有一个稳定的根基地了。可以说北伐到了这地步,在这里处于进可攻,退可守的地步。

曹宗瑜看着插着大夏旗帜的北京城。心中暗道“打了大半年了,这一战总算是到了尾声。”曹宗瑜作为大夏核心层其中一员,对大夏的家底,还是很了解的。

支撑这大半年的征战,后方其实支撑的很艰难。

曹宗瑜估计,在北京攻陷之后。北方有一个稳定的核心,北伐之战到此维持,可以修养生息的。

北京城为夏军所攻陷的消息,就好像是插了翅膀一般,风传天下。

南京方面得到的消息还算是晚了一些。

张质听了这个消息,忍不住说道“好,好,好。”随即猛地咳嗽起来。

而今看张质的样子,几乎与之前判如两人。

张质虽然年纪大一点,但是也不过五十岁上下,按理说是正当年的时候,但是而今却是头发花白,只有隐隐约约几根青丝而已。

脸色淡黄,眼袋黝黑,一看就知道忙碌了多长时间。从皱纹也爬了上脸。

如果说大夏这一段时间,谁的压力最大。必然是张质。

很多事情都可以事先做预算,唯独打仗之事,很难做预算,打仗很多开支,都是预算外的,一旦真打起来,不管砸进去多少钱,只有两个字。不够。

在作战的时候,张轩是万万不可寒了士卒之心,自然是压到后方,要不惜一切代价,支撑前线。

但是这样的事情,张轩不过一句话而已,但是在张质这边,却是无数事情。

为了敛财,该做的事情,不该做的事情,他都做了。

如果张质是那种没有心肝脾胃的人,也就罢了。只要能满足张轩的要求,对百姓苛责一些,张轩即便知道了,也知道是权宜之计,不会说什么的。

甚至从中间收刮一点,只要不误了大事,张轩也会睁一只闭一只眼,决计不会在这个节骨眼弄出事情来。

但是张质却不。

他心中还是有信念的。

所以,他宁可自己多费点心,多做些事情。也让百姓少负担一些。所以他觉得该做的事情实在太多。

不得不焚烛继膏,日夜不停的处理文书。身子骨却差了不知道多少,全凭一口气撑着,此刻听了胜利的消息。一口气松了下来,顿时胸中翻滚,一口鲜血喷了出来,无数鲜血喷到奏疏之上。

整个人就好像是泄了气一般。

姚启圣等人见张质如此,大吃一惊,说道“太医,叫太医,不,去将李神医。”

张轩让罗玉娇在南京监国,这罗玉娇并非寻常妇孺人家。但是南京的定海神针,还是张质。在外人看来张质是宗室,还是老臣,又长期处理朝廷政务,有身份有能力有地位,能镇得住场。

这大半年动用近百万兵力,数个方向的大战。都是张质一力支撑起来的。

张质就是张轩的萧何,刘穆之。

罗玉娇只需镇守门户即可,大事都可以交给张质去做。

但是张质变成如此摸样,南京不稳已经成为板上钉钉的事情。

不过,还好张轩登基之后,以钱谦益案,大势株连,将江南士绅摧枯拉朽一般,扯下大半,剩下的人也都心有余悸,不敢生事。

张质固然失位,想来也不会闹出什么乱世来,只是之前源源不断的粮草,恐怕难以为继了。

姚启圣汇合诸臣,一边请太医,一边将这消息飞报宫中,也派人八百里加急将这消息送到洛阳城之中。

而张轩得到消息的时候,正是张轩准备起身前往北京犒劳全军的时候,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张轩大吃一惊,一时间也犹豫了起来,到底是先去北京控制大军,还是速回南京掌控大局。

这两个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