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 世博会是低碳技术和理念的展示(2 / 3)

入黄浦江的江水作为空调系统的冷热源,使夏季室外30多摄氏度的热气,经过黄浦江水稍作冷却后再通过空调进入室内,来营造舒适宜人的室内环境;

而在冬季则从水源中获取能量。

采用此技术之后,在冬季预计可节约费用30左右,在夏季,则可以使制冷效率提高7左右。

利用场馆屋顶建造大面积的雨水收集系统,净化后用于绿化浇灌;

利用多种物理和生物技术,对黄浦江水净化处理,用于园区绿化和景观设施,园区内雨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100。

其中,城市未来馆的生活用水和雨水回用项目,采用了目前世界先进的膜生物反应器——v合金超滤膜生物反应器,该技术以高性价比、功效好而“问鼎”世博会水服务设备。

据了解,世博园未来馆的污水雨水处理回用,规模为120吨天,年处理污水将达4万多吨,处理后的中水部回用于冲厕和绿化。

第五,建造节能的生态建筑。

世博园区内组织者负责建造的场馆设施,都根据节能生态建筑的要求设计建设。

充分利用自然风场、地下空间地道风、自动遮阳系统、自然透光、屋顶绿化、墙面绿化等,减少建筑能源消耗;

选择能源与资源消耗小和环境效益显著的绿色建材。世博文化中心由浦东钢铁厂特钢车间和连铸车间旧厂房改造而成,场所是敞开式的,面积达到了11200平方米。

由于舞台不属于世博会永久建筑,工程建设中充分考虑了资源的利用特钢车间原有的钢平台被用作为观众的活动区,上空的钢走道利用作为检修通道和剧场马道,原有的屋面烟罩被利用为采光口和排风口;

舞台的外墙将种植大量的垂直绿化,调节室温;

屋顶采集的雨水流入地下蓄水池,经处理后可作为室内的部分用水。

此外,黄浦江畔3个具有百年历史的大型船坞和船台,也正被改造成演出场所。

南市发电厂中的火电厂烟囱,正在被改造成高达201米的观光塔。

主题馆的南北广场上,有超过3万平方米平面绿化,东西两侧5000平方米外墙,将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生态墙,用于控制和调节展馆内温度。

为墙体保温的同时,夏季能起到良好的隔热效果,屋面雨水收集系统在回收灌溉时带走建筑物的热量,场馆白天都不用开大功率空调。

中国馆的景观设计,加入了小规模人工湿地,可实现循环自洁,成为生态化景观。

这一建筑还采用冰蓄冷技术,利用晚间电能制冰,白天释放冷源,起到调节用电峰值的作用,整个场馆将比国家规范还节能近10。

第六,应用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技术。

世博园区内产生的部垃圾,都将进行分类处理。

按照世博会期间日均40万参观人次,高峰日60万参观人次,园区内每天预计将产生130至180吨生活垃圾。

沪上有关部门将运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管理模式,并利用现场展示向参观者宣传资源回收利用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建立有序的回收再利用系统,对园区垃圾面实行分类收集、分类运输。

浦东“一轴四馆”等永久建筑区域,将规划建设垃圾管道气力输送系统。

通过建设封闭的气动力输送管道,应用电脑程序控制垃圾分类收集和运送流程。

东道国借世博会这一巨大的舞台展示低碳技术和理念,能够从两方面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其一,在世博会上进行低碳技术的大规模示范,能够降低低碳技术的学习成本,激起众多企业、政府部门和研发机构购买和应用低碳技术的兴趣,或者在